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以往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使美术教育活动变得更加丰富,让幼儿在兴趣的指引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美术教育;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审美情趣
现代信息技术将图像、文字、音视频等结合在一起,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丰富、生动、轻松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提高学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能让美术教育的效果大幅提升,让幼儿在兴趣的指引下获得更好的发展。一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轻松和愉悦的状态下发展各种才能。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使幼儿学习积极的心理因素之一。托尔斯泰曾在《童年?少年?青年》中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性,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计艺术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使幼儿在良好情绪中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感受美、体验美。如笔者在教学《青花瓷》一课前,先从网上下载一些青花瓷相关的图片、视频,制作成幻灯片。课上,先播放幻灯片,让幼儿说说平时见过的青花瓷还有哪些,接着播放青花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幼儿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脸上也露出兴奋的表情,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接下来,让幼儿讲述各自喜欢的青花瓷类型并介绍其特点。通过点击大屏,幼儿认识了青花瓷的美。最后,让幼儿进行青花瓷的创意制作,可以看到,幼儿在此过程中充满了想象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阔幼儿的美术视野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同样,在评价幼儿画作时,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看作品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幼儿提供生动的形象,在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大量图文、书画作品,供其欣赏,对于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以往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幼儿需要主动探索来认识美术。例如在大班的水墨画教学环节中,教学表现环节十分重要。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现场演示为主,会受到演示范围小、展示速度慢等的影响,教师也不容易兼顾幼儿的反应,使得幼儿不能充分了解水墨画的执笔方法、运笔方法以及整个绘画过程。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水墨画,幼儿可以清楚地看到绘画的方式,因而兴趣较浓,注意力更加集中,出错率更少,通过反复观看和实践,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操作,大胆地进行体验,创作个性化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为教育教学提供清晰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多样的形式,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幼儿则看得懂,学得认真,画得仔细。此举还能把主动权和教学时间还给幼儿,促进他们的发展。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1.从经验和需求出发激发幼儿潜能在美术活动中,应从幼儿的经验和内在需求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例如,在进行京剧脸谱的创作前,先准备大量的脸谱图片,开阔幼儿的视野;然后展示京剧演员给自己画脸谱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到脸谱的实际作用;再简单地介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最后让幼儿创作各自喜欢的脸谱,使幼儿在感性、理性双重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学习积累,同时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和潜能。2.高起点欣赏和临摹拓展幼儿思维幼儿教师一般不容易做到样样全行,面面俱到,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学习资源,幼儿可以站在更高起点开展学习。例如在教授幼儿画虾时,教师就可以从网上收集国画大师的教学视频,让幼儿赏析,同时观察水中游虾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觉得齐白石爷爷是怎样画虾的?他是怎样用墨的?你喜欢他画的虾吗?为什么?然后让幼儿亲自体验画虾,然后互相评价,实现扩展思考的目的。五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审美情趣
作品说明环节既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终点,又是下一次教学活动的起点。积极、肯定、赞赏的评价,对幼儿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以往的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并多以“像不像”作为评价依据,并且评价的知晓度仅限于本班,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幼儿创造力、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家长的参与都具有负面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网页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让幼儿相互学习,互相欣赏。每次作品完成后,可让幼儿为同伴讲解创作的思路,留影并上传网页,教师每月在班级网页上举办幼儿美术赏析和评价活动,并邀请家长也积极参加。此举可指导家长学会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