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结网读书笔记
TUhjnbcbe - 2021/7/18 16:10:00

“一入糗门深似海,从此纯洁是路人”,相信很多人对糗事百科并不陌生,记得之前还没有快手抖音时,只要一有空就会打开糗百刷一刷热门糗事,不过,今天的文章并不是讲糗事百科的,而是他的创始人王坚所写的一本书,书名叫《结网: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本书详细的描述了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与方法论以及互联网产品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而且还穿插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带你认识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

作者将本书内容分为三章,分别是职业选择、创建互联网产品、个人修炼。分别讲述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如何创建并发布一款新产品以及产品经理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选择

互联网产品经理:通常是负责对现有互联网产品进行管理和营销的人员,也负责开发新产品。那么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可以根据时间跨度分为战略性工作、阶段性工作、日常性工作。

战略性工作主要内容是为产品建立长期的战略布局,发现新的产品机会以及不断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什么是战略布局?产品经理需要用战略性的眼光来思考并审视未来一段时间内产品内部各个模块的协作(产品内部)、产品在公司的位置,同其它产品之间的联系(公司内部)以及产品在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产业内部),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发展轨迹。

阶段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参与新产品的开发

2)参与年度商业计划的制定

3)利用公司内外部资源开展营销活动

4)预测竞争对手的行动并制定应对方案

5)更新产品并进行相应的用户教育

6)降低成本

7)重新规划产品线

日常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收集分析竞争情报

2)协调开发、运营等资源以保证产品正常运作

3)执行商业计划

以上就是产品经理的全部工作内容了,对于新晋产品经理来说,我们可以先从日常性工作做起,了解产品和运营的状况。然后参与某个阶段性项目,等掌握了足够的行业知识后再尝试战略工作,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掌握产品经理的全部工作。

第二章创建互联网产品

1,从概念开始

什么是概念?就是你的产品满足了用户的哪些需求,这就是产品概念。作者将获取概念的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受到了现有产品的启发,将概念进行了转换。比如通过博客了解到有很多人有在线记录和分享的需求,获取到了“帮助用户低成本的在线记录和分享想法”这个概念。如果将记录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呢,那么微博的概念就出现了。

第二类是捕捉到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第三类是预测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出超前的原创概念,比如“个人计算机之父”阿伦·凯在年就已经设想出了笔记本电脑的模型。

不要重新发明轮子,不要重新发明轮子,不要重新发明轮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轮子一词源自程序员,主要是借喻那些已经被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

在作者看来,对于私有且受法律保护的资源,比如源代码、发明专利、商业机密等,是绝对不可以窃取的。但是对于已经开放出来的概念或设计思路的公共资源,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改进创新,形成自己的产品理念,这是完全可取的。

况且,模仿是一种逆向工程,我们需要对目标产品进行研究,揣测它究竟满足了哪些用户需求以及背后的信息处理流程。一个互联网产品的可见度是有限的,并非只是App的前端页面,比如滴滴打车的车辆分配策略、安全机制、司机运营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见的,模仿者依然需要大量的创新与探索才能与其竞争。

2,过滤概念

有了概念之后,不必先急于考虑其可行性,最重要的是能否在公司被有效的执行,所以第一个执行步骤就是过滤。过滤就是从概念出发,系统的审视基于这个概念的商业模式。

作者提供了一个商业模式画布,其实就是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哪些用户可以通过产品受益,他们是男是女,年龄多大,有多少人?

2)这个产品概念为它的目标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3)产品所实现的价值如何传递给用户?

4)如何建立和维护产品与每个用户之间关系?

5)能获得收入吗?

6)实现这个产品概念,有哪些核心资源是已经具备的,哪些是欠缺的?

7)需要完成哪些关键任务才能达到里程碑?

8)需要外部的合作伙伴吗?

9)上述问题共涉及哪些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朋友测试法”来推断概念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落地。朋友测试法就是去看你身边的某个朋友会不会使用这个产品,如果有很多人并不愿意使用它,那你就要考虑产品是否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产品通过朋友测试法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发布最小可行化产品来进一步验证产品概念,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指低成本做一个简单的产品满足用户的某个需求,然后先看看大家的反应,如果反应好,可以继续投入精力改善产品,如果反应不好,还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继续调整产品。

比如

1
查看完整版本: 结网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