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时隔月余,冬青uni又同大家见面啦~
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一聊历史上,有关冬奥会的那些事儿。
01丨历史掠影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在近天后,我们也即将迎来年北京冬奥会。(意大利米兰冬奥会是历史上第25届奥运会,理论上来说距首届冬奥会正好百年。然而由于战争、气候改变等历史因素影响,现实年份略存差异。)
(图为冬奥会倒计时天)
说到冬奥会的创立,一定要提到一个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亦即“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顾拜旦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于年至年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他曾提出一个让小编深以为然的观点“学业过劳,唯一解决的办法是叫孩子们游戏”。(知音!)也是他最早提出“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
好,很有精神。
早在年,第一届冬奥会就于法国的夏慕尼举办了,只不过在当时,它被称作“冬季运动周”——直到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才将其正式更名为“冬季奥运会”。
图|在夏慕尼冬奥会上,诞生了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枚金牌——男子米速度滑冰金牌。它由美国运动员查尔斯朱特劳摘得.
而从比赛项目的演变上来看,最早的冬季奥运会仅有滑雪、滑冰、冰球和有舵雪橇4个比赛项目,之后随着冬奥会的举办规模的扩大以及参与国家的增多(由16个参赛国增加到88个参赛国),北欧两项、现代冬季两项、花样滑冰、冰壶、冰球、滑板滑雪等项目也逐渐被纳入到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中。
历届冬奥会会徽选览
02丨冬奥掌故
冬奥会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或令人捧腹或引人深思的故事,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出的,认为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几件。
破损之旗
年盐湖城冬奥会开幕式,美国升起了“9·11”事件从世贸大楼废墟中挖出来的那面破损的国旗。
(这面破损的国旗经由美国运动员护送,在开幕式上升起。由于过于破损难以经受寒风,在开幕式后它被降下收起。)
对于是否可以使用破损星条旗,在当时其实存在一定争议。一方面美国人民纪念“9·11”事件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对于国际奥委会而言,将*治化因素如此之强的仪式掺杂进奥运会开幕式则多多少少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相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盐城冬奥会的安防措施做得十分到位。其安保强度之大,甚至令英国媒体直呼:“在这般重兵防守之下,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到底还能从中得到多少乐趣,真是不得而知!”
“四个圈儿”
年,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原定由空中漂浮的雪绒花环展开形成奥运五环的节目出现失误,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没有成功开放,导致五环变成了“四个圈儿”。然而在闭幕式上,俄罗斯人利用此次失误自嘲了一把,成功扳回一城。
当时我们的央视现场解说张斌说道:“在音乐声中,雪绒花在悄然变化,从花心慢慢扩张,边缘逐渐平滑,这就是奥运五环。也许现场这一瞬间稍有不完美,那告诉你,这朵雪绒花代表的就是冬奥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尴尬的氛围)
coolrunnings
人们对于冬奥会环境的一贯印象无疑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在这种通常高于北纬40度的环境下,一个来自赤道的热带国家无疑是引人注目的。
牙买加雪橇队,这个出自雷*与“Ganja”(小编在这里不好解释嘿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查一下(。???)ノ)之乡的队伍,就是这样一支在冬奥会杀出“雪”路的赤道之师。
由于费用的缺乏,通常情况下队员们只能用手推车来进行训练,有时甚至难以凑齐赶赴冬奥会举办地的路费。与此同时,牙买加举国难寻一位有雪橇运动经验的人,大部分运动员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他们中甚至有雷*歌手和仅参加过三周训练的大学生。
尽管困难重重,牙买加雪橇队还是在年冬奥会上闯进了决赛。虽然由于无法控制住雪橇的速度(或许与队员们丰富的田径经验有关),他们的雪橇在比赛途中以公里的时速飞了出去。结果或许不尽如人意,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牙买加雪橇队虽败犹荣。
图|年,迪士尼拍摄了以牙买加雪橇队参赛经历为原型的电影《COOLRUNNINGS》,这部电影在大电影OST中位列13
年,牙买加雪橇队老将温斯顿-瓦特斯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知道我们表现得不够好,但我想我们绝对不会停下来。我们会告诉整个世界,我们还爱这项运动。而来到这里我们只是想向世界展示:‘看,牙买加人还活着呢!’明天我们的滑行速度会更快,我爱你们,所有人,我爱你们!”
牙买加雪橇队的故事没有讲述一个胜利者的故事,这也许只是一则勇敢却略带荒诞的趣闻。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恰好折射出了那些在冰天雪地里拼搏的运动员们一直向往,一直追逐的精神——勇敢、挑战自我和永不放弃。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
想要精彩后续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