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名师,表演风格各不相同,有的重唱,有的善说,有的长于抒情,有的工于叙事,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全方位展现了温州鼓词特有的艺术魅力。
年,温州地区举办曲艺汇演,全市曲艺精英齐聚市区进行演唱比赛。结果,鼓词名艺人阮世池演唱《迁玄坛》、丁凌生演唱《包公赔情》、陈志雄演唱《斩鸿恩》、方克多演唱《龙潭桥》等获得最高奖——表演一等奖。于是,温州曲艺界有了现代“温州鼓词四大名师”的赞誉称号。这四位名师的说功、唱功、做功都自成特点,各有所长,鲜明地体现了曲艺艺术的流派特征。本期介绍现代温州鼓词四大名家之阮世池。
阮世池,年生,温州瑞安市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曾任第二届浙江省曲协副主席、温州市曲协副主席、瑞安市曲协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中国曲协授予“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称号。
阮世池14岁学艺,17岁登台演唱《五凤图》、《十二红》成名。年8月,上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演唱鼓词《别靠天》,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随后参加由国家文化部组织的巡回演出团赴江苏、上海、江西、广东、辽宁、天津、山东等十一个省市演出,并前往福建慰问前线三*。年参加浙江省曲艺调演,演唱《李大娘捉特务》获得好评。年,参加温州地区曲艺会演,演唱自己改编的《迁玄坛》,获表演一等奖。年进入瑞安市文化馆,专业司职曲艺工作。年,与丁凌生、陈志雄、方克多同台义演,演唱《逼上梁山》中的《发配沧州道》,至今传为美谈。
经常演出的词目有《文武香球》、《十美图》、《八窍珠》、《红绿梅花簪》、《*金镯》、《紫金鞭》、《粉妆楼》等。他积极提倡演唱现代词目,自编自唱的现代词目有《破晓记》、《祖国处处有亲人》、《一个降落伞包》、《阿种娘》等数十篇。他敢于突破旧框框,善于吸取民间俗语及其他艺术之长,形成了纤细华美的独特风格,自成一家,影响广泛,被称为“阮派”。
阮老先生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轻松自如。一台长达3、4个小时的表演,由他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他的说白侧重采用民间用语,通俗易懂;唱腔婉转妩媚,清亮动听。生旦净丑均能表演的栩栩如生,尤以刻画旦角见长。除了说唱,阮派的表演,俗称“做功”也是鲜明出挑,肢体语言非常丰富,模仿角色惟妙惟肖,展示场景生动逼真,本着曲艺点到为止的表演特点,阮老先生的一招一式,以及脸部表情都是非常的到位,在叙述的整个故事里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为表现词中人物的性格和神态以及故事情节的展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对于须生见长的丁派来说,阮派可算是温州鼓词中的“婉约派”。
听阮派的词,感到非常的轻松悠闲,很有亲切感,舞台上下有着很强的互动性。
(来源:温州市曲艺家协会)
弘扬先进文化
构筑文艺家园
温州文联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