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年迁入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现拥有在职教学与科研人员共33人,其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高端青年人才4人、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高端人才7人,2人获得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7人获得“金国藩青年学子奖”,5人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拥有2个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个天津市创新型人才团队、1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同时,聘任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杰出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本所师资队伍是一支梯队合理、年轻有活力、富有潜力的科研创新团队,曾获得“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
本所科研将光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传统优势与超快光学、微纳光学、太赫兹光子学、光纤光子学等最新前沿技术融合,聚焦于通信与传感、光谱与成像及光场调控等研究方向,重点发展在飞秒超快、微纳尺度及太赫兹新频段条件下的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尺度极限的光学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所拥有微纳光学加工平台、飞秒激光平台、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平台、材料光谱特性表征平台、光纤器件加工与测试平台等5个高水平开放研究平台,仪器设备价值超亿元;支撑超快光学与光谱成像技术、微纳光学与分子光电器件、太赫兹器件与显微成像技术、显示成像与微光学功能器件、光纤光子学与光通信传感技术等5个团队开展创新研究。本所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基金重点等各类项目约50项/年,平均到账科研经费超过万元/年。每年发表百篇左右学术论文,其中高水平论文(影响因子3)超过40篇/年。我所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天津市技术发明奖等近3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光学所与天津大学合办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60名。在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成立50周年大学会上获得“SPIE光学科学与工程教育奖”及奖金,以奖励其在光学、光子学及相关领域作出了长期有潜力的贡献。拥有COS-SPIE-OSA(中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联合学生分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
光学所非常注重学生的培养,所里为学生们提供了优雅的学习环境,一流的科研条件,丰富的课余活动。光学所每年保持着约硕士生40人/年,博士生20人/每年的招生规模。建所至今30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一直以来就业率%。所内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为海外深造、国内高等研究院所、国内外相关高科技公司和企业。
现代光学研究所建设目标是以南开大学在信息光学领域的坚实基础为依托,重点发展在飞秒超快和微纳尺度条件下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尺度极限的光学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交叉学科应用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重视理工优势互补,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将本所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