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报时未来rdquo全
TUhjnbcbe - 2021/1/23 18:33:00

又到一年诺奖时,就在最近,毕业于剑桥大学,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赶在自己七十大寿之前,成为第7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按照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大诺贝尔奖励领域之一,它其实是瑞典银行在年为纪念诺贝尔才增设的,迄今已颁出47次,共有76位经济学家获得过这个奖项,其中有24次是像今年迪顿这样,由一人独享奖项,其余时候是由2-3人分享这一年度奖励。

这是一些什么人,是什么“秘方”让他们荣登这个最高领奖台?

Part1“高中奖率”领域:宏观、计量和金融

从这四十多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的选择来看,这项以“对人类利益作出最大贡献”为原则的经济学奖项,最青睐的是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这三大领域。

宏观经济学探索的是如何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这是在凯恩斯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经济学分支,目前这个领域已有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九人共六次分享了这个奖项。

另一个热门获奖领域是计量经济学。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次颁奖,就是花落计量经济学领域,获奖者弗里施和丁伯根的贡献,就是在于将经济理论和统计技术相结合,构建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们对计量经济学的偏爱并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减淡。评委会分别于、、、和年将奖项颁给在计量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其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已进入日常生活领域的“博弈论”也有热度颇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人气排行榜”排名第一的获奖者纳什,就是因在这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奖。当然,纳什热度之高,可能要追溯到那部以他为原型的经典电影《美丽心灵》。

Part2要拿经济奖,先学好数学

要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样的成就,需要先过了数学这一关。

从不完全统计来看,这7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中,至少有41人有经济学学位,至少有23人有数学学位,而有经济学、数学双料学位的至少有9人。

今年的获奖者迪顿,在剑桥大学时期就曾就读过数学专业。而年获奖者沙普利更是直言说,我其实是个数学奖,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程。

梳理他们的履历后可以看出,这些获奖者的读书模式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长期以来就是经济学和数学混着读,比如年获奖者弗里德曼,他本科在罗格斯大学读的就是数学和经济学,再比如年获奖者格兰杰,他当初进入诺丁汉大学时读的是经济学和数学联合学位,不过他第二年就毅然决然的转到全数学专业了。

第二种,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中更常见的一种模式是,本科阶段先学数学,把基础打打扎实,博士再跟个大师转读经济。年获奖者汉森、年获奖者西姆斯,以及获奖者普雷斯科特等人,都是这么读的。

年一项针对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就发现,这些获奖者中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和数学的比例相当,分别为39%和33%,等到了博士阶段,经济学专业比例就提高到了78%、数学专业只有12%。

这份研究报告给出的解释也挺有道理:作为一门被应用到经济学领域的自然语言,数学可以让经济学家的想法更清晰地阐述和传播,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也就高了。

不过与此同时,诺贝尔奖的“数学化”也面临一些争议,社会上也有声音认为,这种倾向促使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像数学和统计学,却缺乏思想创造和社会贡献。

Part3读书上哈佛,教书去芝大大师并不产于山林,7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中,基本全是名校毕业。其中有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最多,有13人之多。

除此之外,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英美名校,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的高产学校。

不过,如果来看这些获奖者供职的机构时,你就会看到这些诺奖得主最爱上班得地方不是哈佛大学,而是芝加哥大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时,76位获奖者中有12人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占比15%。如果把就读过或者有其他芝加哥大学背景的获奖者也全数算上,这个名单就有28人之多,妥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超级大户。

能被公认为全球经济学最强之大学,可不是徒有虚名。现代西方经济学三大流派中,货币学派和新古典这两大流派,可以说都是以芝加哥大学为基地发展起来的。

不过最近这些年,芝加哥大学颇有没落之势,而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的不管是诺贝尔奖还是其他学术成果和业界“势力”比拼中,更显声势,大有后浪超前浪的意思。

Part4老师带学生,一起拿诺奖

再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们来谈谈,跟对好导师有多重要。

12位获奖时供职于芝加哥大学的得奖人中,至少有6位受到芝加哥学经济派创始人奈特和早期代表人物维纳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两位老先生都是出生在前个世纪的经济学先辈人物。

他们之中的最出名的可能是年的获奖者、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招牌人物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诺奖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报时未来rdquo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