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少数派投资创始人周良超额收益来自于多数人
TUhjnbcbe - 2021/1/21 3:54:00
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由私募排排网主办,中信建投证券联合主办,云溪基金、潮金投资协办的“第五届中国FOFMOM基金管理人年会”,于年9月17日-1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邀请到了行业内多位顶尖精英代表莅临现场,共同探讨国内私募FOF基金的发展现状,展望私募FOF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资本市场未来的配置方向。旨在通过各优秀机构和人才的共同努力,共建国内专业化、开放型的FOF私募基金管理人交流平台,打造共赢局面,推动行业规模健康发展。

周良少数派投资创始人

少数派投资的董事长周良先生从事证券投资超过20年,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申银万国资产管理总部研究部经理、投资经理,国际基金评级机构理柏(Lipper)中国区研究主管,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周良先生经历了国内股市几乎所有周期循环,实战经验丰富,投资风格成熟,所管理的产品在行业评比中屡获殊荣。

在18日的年会主论坛上,少数派投资创始人周良作了题为《探索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方法》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也感谢主办方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举办这样一次行业内的盛事,让我们面对行业专业机构包括我们FOF、MOM分享介绍我们对于投资领域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我今天标题叫做“探索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方法”,讲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投资策略,而是我们对于一些投资方法的思考和探索。

在座的都是我们证券投资的行业内的专业机构,大家一定会思考很多的投资的问题,从我们一个经典的或者传统的投资研究体系来说我们一般都是这样研究的,从宏观经济到投资策略到行业的强弱对比到一些热点的各个板块,最后选出一些哪些行业哪些个股是可以投资的。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传统的投资体系。

但是大家有没有怀疑过这样一个经典的传统的投资体系它的效用到底有多高?

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这个体系在做投资研究的,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个证券市场上能够用这样一个体系长期的获得超额收益的管理人,其实不太多。我们做过一个统计过去10年从年到年,能够获得一个年化15%收益的投资人、管理人大家觉得有多少?看着我们每年都赚了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的管理人出现,但是我们拉长时间一看过去10年时间能够获得年化15%的基金管理人,不足1%。百里挑一。这个增加了我们很多FOFMOM选管理人的难度,要获得超额收益年化15%,你要获得这个年化收益在行业里百里挑一,挑选这个管理人的难度就大得多。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们要把证券市场看成很聪明的一个场所,它是一个活的东西,它不是我们一个人在玩的这个股票,是成千上万人几千家的专业机构,几千万的股民在这个市场里博弈在投资,你在做投资研究别人也叫做投资研究。而股票的价格就当前这个时点的股票价格它早就已经包含了或者说反映了大多数人对于未来的预期,或者包含了反映了市场的主流观点,这个市场是有效的。

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永远做不出超额收益,我们这么多年发现能够长期带来超额收益的管理人是极少极少的。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好在这个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当市场的主流观点犯错的时候,在这个时点上面这个股票定价就定错了,在这个时点上市场就失去了它的有效应对,我们就有机可乘能够做出超额收益来,市场会犯错吗,很多人说市场永远是对的,但是市场很容易犯错,引出今天讲的话题行为金融学。

什么叫行为金融学?它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上会犯错,大家都会犯错,我们会有机可乘,我们有机会做出超额收益来。行为金融学相对于我们传统的金融学来讲有一个最最根本的区别,这是一个基本的假设不同,经济学金融学有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我们参与这个经济活动的人,获得的信息会理性作出判断,由此带来一个有效市场的由此发展出了资本定价模型,发展出了现代投资人理论,这是一个假设。但是大家有没有怀疑过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假设是有问题,我们观察市场这么多年,看到市场这么多投资者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吗?不是,人不是完全理性思考问题的,存在着很多的感性思维,认知的偏差,决策的偏差。

行为金融学的奠基者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写过一本数叫《思考快与慢》分析了人类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叫快思维,一种是慢思维,快思维你不需要用脑力的,刷一下子就可以反映出来,慢思维要用到很多逻辑的推理、数字的计算做出的判断。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台上讲了3分钟,大家都已经对我有了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这个第一印象就是快思维,这个人水平怎么样,这个人讲得怎么样,有了第一印象这是快思维。这个快思维,它效率很高你不需要思索不需要动脑筋,一分钟就判断出来。但是它是否正确呢?不一定正确,你真正要判断一个管理人,一个基金经理投资水平高不高,你要看很长的历史业绩的验证,你要分析他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我们很多的FOFMOM的管理人,要做很多的尽调以后才能够得出一个结果,这就是一个慢思维的过程。

但是人类的大脑它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不可能每件事情都用慢思维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大脑思考不过来,所以我们人类大脑很容易用捷径,用经验来判断。但是很多事情它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实践验证的过程,你才能作出判断。正是因为我们人类大脑是有限的,我们在思考很多事情当中用了很多快思维的思考方式,导致我们会出现很多的认知的偏差,判断的偏差。

我举几个例子,我上面写了两个其实有很多,一个叫眼见为实的偏差。眼见为实当然是真的了,怎么会有偏差呢?我举一个投资的例子。

我们人类的大脑特别容易相信我看到过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过东西我会低估他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说我们每一笔投资,都有潜在的收益,和潜在的风险,任何投资都是这样。但是如果我的一笔投资,赚钱的时候,我买的股票赚钱了,我在赚钱的时候,因为我看到了他的潜在收益,而我没有看到的是它的潜在风险,在这个情况之下,大多数人都会低估这种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说乐视网年卖块钱的时候,是不是大多数人都低估了它后来退市的可能性,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股票市场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涨的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潜在收益,结果越涨越高过于乐观涨过头了。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大家看到都是在亏损看到的都是潜在风险,又低估了潜在收益发生的可能性,使得我们过于悲观。所以市场永远都是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这是一个眼见为实的偏差。

还有一个偏差叫做近因偏差,我们人类的大脑特别容易

TUhjnbcbe - 2021/1/21 3:54:00
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由私募排排网主办,中信建投证券联合主办,云溪基金、潮金投资协办的“第五届中国FOFMOM基金管理人年会”,于年9月17日-1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邀请到了行业内多位顶尖精英代表莅临现场,共同探讨国内私募FOF基金的发展现状,展望私募FOF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资本市场未来的配置方向。旨在通过各优秀机构和人才的共同努力,共建国内专业化、开放型的FOF私募基金管理人交流平台,打造共赢局面,推动行业规模健康发展。

周良少数派投资创始人

少数派投资的董事长周良先生从事证券投资超过20年,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申银万国资产管理总部研究部经理、投资经理,国际基金评级机构理柏(Lipper)中国区研究主管,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周良先生经历了国内股市几乎所有周期循环,实战经验丰富,投资风格成熟,所管理的产品在行业评比中屡获殊荣。

在18日的年会主论坛上,少数派投资创始人周良作了题为《探索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方法》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也感谢主办方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举办这样一次行业内的盛事,让我们面对行业专业机构包括我们FOF、MOM分享介绍我们对于投资领域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我今天标题叫做“探索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方法”,讲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投资策略,而是我们对于一些投资方法的思考和探索。

在座的都是我们证券投资的行业内的专业机构,大家一定会思考很多的投资的问题,从我们一个经典的或者传统的投资研究体系来说我们一般都是这样研究的,从宏观经济到投资策略到行业的强弱对比到一些热点的各个板块,最后选出一些哪些行业哪些个股是可以投资的。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传统的投资体系。

但是大家有没有怀疑过这样一个经典的传统的投资体系它的效用到底有多高?

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这个体系在做投资研究的,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个证券市场上能够用这样一个体系长期的获得超额收益的管理人,其实不太多。我们做过一个统计过去10年从年到年,能够获得一个年化15%收益的投资人、管理人大家觉得有多少?看着我们每年都赚了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的管理人出现,但是我们拉长时间一看过去10年时间能够获得年化15%的基金管理人,不足1%。百里挑一。这个增加了我们很多FOFMOM选管理人的难度,要获得超额收益年化15%,你要获得这个年化收益在行业里百里挑一,挑选这个管理人的难度就大得多。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们要把证券市场看成很聪明的一个场所,它是一个活的东西,它不是我们一个人在玩的这个股票,是成千上万人几千家的专业机构,几千万的股民在这个市场里博弈在投资,你在做投资研究别人也叫做投资研究。而股票的价格就当前这个时点的股票价格它早就已经包含了或者说反映了大多数人对于未来的预期,或者包含了反映了市场的主流观点,这个市场是有效的。

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永远做不出超额收益,我们这么多年发现能够长期带来超额收益的管理人是极少极少的。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好在这个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当市场的主流观点犯错的时候,在这个时点上面这个股票定价就定错了,在这个时点上市场就失去了它的有效应对,我们就有机可乘能够做出超额收益来,市场会犯错吗,很多人说市场永远是对的,但是市场很容易犯错,引出今天讲的话题行为金融学。

什么叫行为金融学?它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上会犯错,大家都会犯错,我们会有机可乘,我们有机会做出超额收益来。行为金融学相对于我们传统的金融学来讲有一个最最根本的区别,这是一个基本的假设不同,经济学金融学有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我们参与这个经济活动的人,获得的信息会理性作出判断,由此带来一个有效市场的由此发展出了资本定价模型,发展出了现代投资人理论,这是一个假设。但是大家有没有怀疑过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假设是有问题,我们观察市场这么多年,看到市场这么多投资者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吗?不是,人不是完全理性思考问题的,存在着很多的感性思维,认知的偏差,决策的偏差。

行为金融学的奠基者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写过一本数叫《思考快与慢》分析了人类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叫快思维,一种是慢思维,快思维你不需要用脑力的,刷一下子就可以反映出来,慢思维要用到很多逻辑的推理、数字的计算做出的判断。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台上讲了3分钟,大家都已经对我有了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这个第一印象就是快思维,这个人水平怎么样,这个人讲得怎么样,有了第一印象这是快思维。这个快思维,它效率很高你不需要思索不需要动脑筋,一分钟就判断出来。但是它是否正确呢?不一定正确,你真正要判断一个管理人,一个基金经理投资水平高不高,你要看很长的历史业绩的验证,你要分析他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我们很多的FOFMOM的管理人,要做很多的尽调以后才能够得出一个结果,这就是一个慢思维的过程。

但是人类的大脑它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不可能每件事情都用慢思维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大脑思考不过来,所以我们人类大脑很容易用捷径,用经验来判断。但是很多事情它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实践验证的过程,你才能作出判断。正是因为我们人类大脑是有限的,我们在思考很多事情当中用了很多快思维的思考方式,导致我们会出现很多的认知的偏差,判断的偏差。

我举几个例子,我上面写了两个其实有很多,一个叫眼见为实的偏差。眼见为实当然是真的了,怎么会有偏差呢?我举一个投资的例子。

我们人类的大脑特别容易相信我看到过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过东西我会低估他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说我们每一笔投资,都有潜在的收益,和潜在的风险,任何投资都是这样。但是如果我的一笔投资,赚钱的时候,我买的股票赚钱了,我在赚钱的时候,因为我看到了他的潜在收益,而我没有看到的是它的潜在风险,在这个情况之下,大多数人都会低估这种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说乐视网年卖块钱的时候,是不是大多数人都低估了它后来退市的可能性,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股票市场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涨的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潜在收益,结果越涨越高过于乐观涨过头了。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大家看到都是在亏损看到的都是潜在风险,又低估了潜在收益发生的可能性,使得我们过于悲观。所以市场永远都是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这是一个眼见为实的偏差。

还有一个偏差叫做近因偏差,我们人类的大脑特别容易

1
查看完整版本: 少数派投资创始人周良超额收益来自于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