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ldquo双十一rdquo,现代
TUhjnbcbe - 2020/12/22 1:04:00
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乾隆年间的进士刘凤诰擅写对联。一天,一位老翁前来求他写一副寿联。刘凤诰随口问道:“您老人家的生日是哪月哪天啊?”老人笑着回答说:“十一月十一日。”刘凤诰一听,随手在纸上写道:“十一月十一日。”老人一看,傻眼了,心里暗暗叫苦,这叫什么对联呀?刘凤诰看老人有点不高兴,又问:“您老今年高寿了?”老翁回答说:“我今年整整八十岁了。”刘凤诰随手写出了下联:“八十春八十秋”。

一个“春秋”就是一年。老人八十岁,正好过了八十个春天,八十个秋天。对联以鹤顶格的形式,嵌入“八十”整寿,上下联对仗工整,数字正好重叠相对;“月”“日”是时间,跟季节“春”“秋”也正好相对;上联是老人的生日,下联是老人的岁数。整副对联通俗易懂,相得益彰;信手拈来,却又妙不可言,故而广为流传。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人求明代才子祝枝山写寿联,那人也是十一月十一日生。祝枝山提笔就写下了:“十一月十一日生。”那人一看,嗫嗫嚅嚅地说:“这……这上联……”祝枝山莞尔一笑,从容地提笔写了下联:“三千春三千秋寿。”上下联也是巧用数字,又把生日嵌入,实在是构思奇特,别出心裁。

其实,这两副对联都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典故,既点明生辰月日,又暗含恭贺高寿之意,看似简单,实为神来之笔,妙手偶得。

“双十一”即将来临,我们在“购物狂欢”的同时,莫忘传统文化,让物质与文化同在,让时尚与传统并行,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作者:孟祥海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实验中学教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双十一rdquo,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