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从一个后生仔(年轻人)变成了百爷公(老人)。”近医院嘉奖时,获得了“佛山十大儿科名医”荣誉的儿科医生张石枚谦虚地笑着说,医院的儿科出了微薄之力。
从年开始就在禅医工作的张石枚,至今从医53载,他是禅医的儿科创始人,早在年就因为成功诊断和治愈广东省首例儿童“登革热”而名扬佛山。
11年前他已退休,医院返聘,直到今日他还坐在诊室,诠释医者仁心的真谛。给孩子看病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爱好,更是他一生追求的价值所在。
上周末,儿科门诊一如既往地挤满了来看病的患儿和家长。“张医生,我的孩子已经连续5天高烧不退,初步诊断是心肌炎,您快帮忙检查一下可以吗?”一位妈妈带着5岁大的儿子闯进了张石枚的门诊室。
经过初步检查,张石枚马上制定出了一套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而且心肌炎较易引发并发症,因此建议患儿留院观察3天,等检查确诊后才好对症下药。
张石枚说,在儿科经常会遇到焦虑的父母,自己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和细心解释,告诉他们病情的利害关系以及治疗的希望,尽量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
他坐诊时,几乎保证用在每一位患儿身上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检查过程中主动询问家长,孩子日常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情况。他说,小孩与成人患者不同,他们不会用言语表达感受,而且发病体征也不明显,为了避免误诊,自己必须要事无巨细询问清楚。
给小孩看病,还有一种情况让医生相当头疼,就是患者不配合,有些小孩子一看到医生就哇哇大哭。张石枚主任却有一套跟小孩子沟通的本领。
他每日早上都会提前到办公室,把准备好的卡通贴纸和小红花,放在左手边的小抽屉里,如果遇上哭闹特别厉害的小患儿,张石枚主任就拿出卡通贴纸,一边逗他一边说:“乖,看看这是什么卡通人物,喜欢的话爷爷送给你?”小孩子看到贴纸通畅会试图伸手去拿,渐渐地就不哭了。如果有的小孩子检查的过程特别乖,张石枚也会奖励一朵小红花。他笑着说,给孩子们看病,首先要克服孩子对医生的恐惧,这两个小道具就是他多年来自创的“秘密武器”。
在张石枚看来,医生首先是个满载情感的职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主动替患者着想,为他们真心付出,患者是能感受得到的。每天几乎都有六七十位患者找张医生看病,最多的时候甚至有多个。有时候遇到从三水、高明来求医却没挂上号的患者,张石枚总会在看完前面所有病人后,延长自己工作时间帮他们看诊,中午工作到1点多是常有的事。
昔日从医半夜救人致满身泥巴
现在禅医儿科不仅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器械和技术力量,还有了更细化的服务功能。除了门诊和病区,还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心理行为障碍的儿童,提供小儿神经康复科。
相比现在的成熟条件,上世纪60年代建院初期,禅医儿科还包括在大内科里,人员、设备都相当简陋。张石枚回忆,当时儿科只有四台新生儿温箱,以及一台简易的呼吸机。
为了跟上社会发展形势,张石枚从外地进修回来,主动向院长提出要完善医疗设备、吸收新生力量,把新生儿患儿从普通病房独立出来,建立新生儿病区。该医院的儿科从此开始从大内科独立出来,并逐渐壮大。
年,禅医收治了一名佛山重症患儿,患儿出现高烧、皮疹、呼吸急促、皮下出血等症状,张石枚马上意识到这个病例的特殊性,对其隔离,并抽血送到疾控中心化验。化验结果确认是“登革热”病*,当时面对广东省第一例登革热病例,张石枚立即组织专家会诊,通过一个多星期的针对治疗,患儿病情得到好转。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快尽早为病人解决病痛,急病人之所急”是张石枚的行医准则。每当有危病儿被送来抢救,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夜,张石枚都会亲自到现场指挥抢救,直到患儿脱离危险。
“医院,我一接到抢救的消息,就会从人民医院。”张石枚医生说,昔日的从医路途艰辛,很多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独自在泥石路上骑着自行车,医院需时近一个小时,且全身都是泥巴。
在他的多年影响下,无论是对危重病儿还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禅医儿科都能做到来者不拒。看到年过七旬的张主任依然每日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地工作,同科室的年轻医生们都以此为榜样,不敢有丝毫懈怠。
“将坚守岗位为孩子看病”
张石枚不仅对新生儿肺炎、小儿恙虫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科研方面也颇有建树。
目前他已开展技术研究20多项,其中“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意义”研究,被美国柯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优秀论文,并获选进全国信息网络;“新生儿硬肿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也被省内科技专家成果鉴定为,省内领先水平。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6篇,发表二本专著。这些科研成果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此后的临床医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7月,张石枚荣获“佛山市十大儿科名医”,他在自我评价时说,自己其实是个平凡的人。在别人看来,退休后还坚持每周五天半的门诊工作,也许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是他觉得这就是最平常不过的生活,因为他早已把诊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将看病的患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当被问到“这样的工作会继续坚持到什么时候?”已过古稀之年的张石枚笑着回应,虽然“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形容老师的无私奉献,但其实用在医生身上也同样适合,自己只要还能为孩子们看一天病,就会坚守在岗位上一天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