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7月7日消息,消息称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型在国内发展受阻,新车研发不成功,纯电动汽车“名图”也暂时停产。
北京现代曾计划于年投放两款专属EV车型,目标年销量20万辆。同时,北京现代还计划在年对新产品实施OTA技术。可以看出,北京现代正积极寻求转型,但事实是公司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并不成功。
一位北京现代内部人士告诉鞭牛士,由于一款正在研发中的EV车型在厂内发生自燃,北京现代已于今年6月份暂停研发该车型,并中断了相关零部件的采购。这款测试中的EV车型今年仅生产了4-5辆,并且未在市场上销售。
鞭牛士了解到,北京现代在华曾有五个工厂,设计产能可达到万辆。当前,北京现代一厂已在年卖给了理想汽车,年关闭了重庆工厂,沧州工厂今年或将关闭,二三厂仍在低负荷运营。6月20日,在首尔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现代汽车的CEO张在勋也曾明确表明将出售工厂。
上述人士提到,现在工厂排班稀疏,极少有加班生产的情况。而且工作时长大幅缩水,有时候一天只上五个小时。
北京现代主动收缩产能的背后,是不乐观的市场表现。
该公司汽车销量已连续4年下滑。年全年销量跌破30万辆,最终累计销量为25.4万辆,仅为巅峰期的22%,在华销量仅占现代集团全球5%。而今年的销量目标定为30.6万辆。但上半年北京现代汽车销量仅为12.3万辆,公司在今年可能难以完成销量目标。
新能源车型的生产与销售情况也不乐观。公开数据显示,年,北京现代旗下的名图纯电动车销量仅辆,月均不足20辆。
北京现代位于顺义的二号工厂总装车间共分两条流水线,二线主要负责生产发动机和汽车底盘。该消息人士称,此前,北京现代工厂生产二线承接了“名图”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事项。但由于销售遇冷,“名图”的生产计划也暂时被搁置。目前,曾寄托着新能源汽车生产与研发希望的生产二线已经转为生产北京现代旗下的燃油车“沐飒”。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受困、汽车销售市场持续遇冷的情况下,北京现代或再难“跻身一线”。
以上信息未经官方证实,仅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鞭牛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