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军在上世纪末,订购了4艘最大排水量吨级的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共分两批引进了E型杭州舰、福州舰;以及E/M型泰州舰和宁波舰。
4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全都分配给了东海舰队,在“铁拳”驱逐舰支队服役,与满载排水量吨的型护卫舰马鞍山舰、温州舰,以及满载排水量吨级的A型护卫舰舟山舰、徐州舰,4驱4护8艘舰艇共同构成了支队的主力,提高了东海舰队搜索攻潜、对海打击和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相对于第一批引进的E型杭州舰和福州舰,第二批引进的E/M型泰州舰和宁波舰,在舰载武器方面有了一定的改造和提升。
舰炮方面主要表现在,取消了舰艉的1座AK-型mm双管舰炮,相应拉长了舰体中部的平台布局;由原先的4座AK-型6管30mm近防炮,换成了在舰载直升机起降平台左右两侧2座由2门30mm防空炮(弹药基数发)和射程10公里的2座4联装SA-N-11防空导弹发射器(备弹32枚)所组成的“卡什坦”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反舰导弹方面将原射程为公里的3M80型,升级为射程达千米以上的3M86EBR型,此弹具有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拥有重达公斤的半穿甲战斗部,将如穿纸一般轻易穿透任何现有高强度钢制的军舰舰体。
防空导弹方面将原射程为25千米的9M38型,升级为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指令修正的9M38E型,射程提高到了对战机48公里,对反舰导弹有15公里的拦截距离,真正具备了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同时E/M型驱逐舰在雷达、数据链、卫星通讯、指挥控系统上等,均有一定的有限升级,至少具体技术参数,按俄方的说法,按照与购方的约定,E/M型驱逐舰的详细情况,属于高度机密。
目前,E型驱逐舰首舰杭州舰,在船厂进行了长达4年有余将近5年的现代化改装提升,2座AK-型mm双管舰炮、4座AK-型6管30mm近防炮予以了保留。
反潜方面将原舰上的2座双联装俄制mm重型鱼雷发射管,换成了我海军水面舰艇上装备的标准的2座3联装mm轻型鱼雷发射管。
防空方面拆除了2座带弹库各备弹24枚的单臂防空导弹发射架,换成了4座8联装共32个舰载垂直发射装置,用来发射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和鱼-8反潜导弹。
此外,为弥补防空导弹改成舰载垂发射以后,防空导弹数量不足48枚,因此,增加了1座24联具备再装填能力的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反舰方面则将原2座4联装射程为公里的俄制3M80型,换成了2座4联装射程为公里国产的鹰击-12型4倍音速反舰导弹,提高了杭州舰的对海打击能力。
但鉴于最大排水量吨级的杭州舰,改装耗时4年有余接近5年,且消耗了大量军费,作战能力仍然难以与我海军/吨级的C/D型神盾级驱逐舰相比拟,军方包括军迷都对E/M型泰州舰和宁波舰的现代化改装提升持保留态度。
因此,E型杭州舰改装完毕,已经重新归建东海舰队“铁拳”支队,福州舰的改造也即将完工时,关于E/M型泰州舰和宁波舰的改装未见有动静,至少在现阶段,这两艘现代级驱逐舰不会有改造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