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老建筑的上海故事建国西路598号风格前卫
TUhjnbcbe - 2025/4/29 17:28:00

「本文来源:东方网」

建筑是历史的脚印,是一个时代的智慧、情趣、财富,是审美品位的结晶和象征。

建筑,可以供历史学家考证历史的细节,可以让建筑学家研究建筑的发展,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回望过去的岁月,可以让经过这里的人们寻访先人留下的曲折脚印。

故人已去,建筑仍在。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先人们,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但那些留下了他们的脚印、记录了他们的音容笑貌的老房子,却依然安安静静地待在原地,一如当初的模样,让人感叹岁月竟在不经意间流逝得如此迅速。

年4月26日起

东方网推出系列栏目

《老建筑的上海故事》

邀您倾听这些用上海话诉说的、

有关老建筑的故事……

今天

东东要给大家讲述的是——

建国西路号

风格前卫的现代派花园别墅

建国西路号院内共有两幢独立式住宅,均属现代风格的花园住宅。也许今天我们看这房子很平常,见多不怪,但在八十年前,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上海人眼中,这种看不到砖墙、木窗和红瓦的房子绝对是非常前卫的建筑了。

它的外表没有任何形式的装饰,仔细看所有用水门汀浇成的线与块均有功能上的意义。建筑师在设计这样的作品时没什么现成的形式或者图案可以挪用,必须全凭创造了然于胸,然后靠块面和色彩的语言表现达到建筑的整体和谐。

两幢楼房各成院落,均为三层砖混结构,形式相同,都强调横向构图。在那个建筑转型的时代,横向和不对称的构图代表着现代风格,而竖向和对称的构图代表了传统。建筑师深谙这点,他在建筑外立面的处理上也颇具匠心。

他用水泥拉毛后表面稍微抹平与仿石勾缝两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去体现墙面材料的不同质感;钢方窗、漆成绿色的窗框、水泥本色粉刷的窗楣和窗台、转角处变为赭色泰山贴面砖等等,则又重点表线了色彩和材料的对比;窗洞上方的挑檐,下面的窗台,悬挑的阳台,钢管扶栏……与覆盖着机制平瓦的顶层挑檐,都起到了互为呼应的效果。

建筑外表看不见什么装饰,但却富于变化,仅在室内可见到有非常节制的古典装饰,算是对历史风格的一种回应。

建筑现为上海市检察院举报中心使用,平常人可能不大会踏进这个院落,有心的人阅读这样的建筑则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和材料学知识背景。

将您的文字输入东方网后台,

AI将模仿知名滑稽演员钱程、

电台主持人蔡雪瑾的声音,

用沪语为您朗读这段文字。

相关链接

来源:东方网

编辑:孙潮、小能手

审稿:钱程灿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建筑的上海故事建国西路598号风格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