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教
TUhjnbcbe - 2025/2/18 18:00:00

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繁星、藤萝、波涛”等词语。

3.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诗中优美的语言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理解第三首诗中两个“风雨”的不同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繁星、藤萝、波涛”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诗中优美的语言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理解第三首诗中两个“风雨”的不同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星星吧?你心目中的星星是什么样的?(预设:一闪一闪的,很漂亮,见到的星星比较少)同学们都非常会观察。那你们见过满天繁星的样子吗?今天,我一起走近冰心来看看她眼中的繁星吧,和你看到的繁星是一样的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繁星”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繁星、波涛、躲藏”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藤”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有关繁星的三篇短诗,三首诗的感情层层递进,表面说的是繁星,其实说的是繁星下的母爱。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诗句?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理解“永不漫灭”,并说说它的近义词。(永不磨灭、永不消亡、永不逝去)

*为什么是永不漫灭?(预设:这些记忆深深印在脑海里,回忆的程度比较深)

*作者回忆中,是什么场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有和妈妈一起的美好回忆吗?说一说吧。

*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呢?(预设:轻缓的,温和的)试试读一读。

预设二:第二首短诗。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一个修辞?(预设:排比、设问)

*那如果把这句子改一下:所有的星星都有光,每一朵花都有香味,我的思潮里都有你的波涛的清响。这样改好吗?运用上修辞好在哪里?(预设:这样改不好,运用了修辞,在宁静优美的景色中渗透着人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喜悦)

*再读这首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排比句,在读的时候,要读出气势来。试一试。

预设三:第三首短诗。

*“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巢里,这是什么样的风雨?(自然界的风和雨)

*心中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是什么呢?(预设:心中的各种情感涌动,悲伤、痛苦等)

*遇到困难,第一反应还是回到妈妈的怀抱里。

*你有遇到过难过的、解决不了的事,而躲进妈妈怀抱的经历吗?

*再读,感受两个风雨的不同含义。

5.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6.同桌尝试背诵,全班交流背诵。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短诗三首》这篇课文,知道了作者在繁星下回忆与母亲的温馨场景,感受母爱的温暖,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我们也要时刻珍惜在母亲身边的时光,以后成年回忆起来也会让你人生充满力量。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你喜欢的其他现代诗,课后交流。

六.板书

短诗三首

繁星温暖

母亲思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短诗三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