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慈禧第一次看见灯泡后喊出两字,丑态百出,
TUhjnbcbe - 2024/10/26 19:45:00

作为晚清最出名的一个太后,慈禧的名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深入人心”。毕竟大家都将大清的落寞和无能都归结于慈禧的身上。

更有甚至直接将慈禧刻画成一个害人害己的“老巫婆”形象。其实清朝之所以走到下坡路位置未必是慈禧一个人的“锅”,她的存在与否都已经无法挽回大清灭亡的归途。只不过是慈禧的懦弱和无能确实导致中国任人宰割的下场,或者说让中国的发展跌到史无前例的谷底。

不过我们今天不是来专程批判慈禧,而是来讲讲慈禧年代的所发生的故事。

毕竟慈禧当政的时候正处于中西方文明最天差地别的时代,洋人已经经历两次工业革命,学会器械制造和热能、电能的使用。

可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冷兵器的时代。特别像是西方的汽车、照相机等产物,连慈禧都感到新奇万分,更别提当时百姓更是闻所未闻。

这不,慈禧在第一次见到电灯泡时就出了个洋相,而这样的洋相竟然延续了百年,至今还在被人使用。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舶来品千奇八怪,老佛爷目光如豆

话说在慈禧掌权的早期,当时的外国人尽管觊觎我国,但还不敢大肆进犯,所以表面上对中国皇室都是客客气气。时不时他们还会拿来一些自产的物品进献给老佛爷“把玩”,此外还有清朝的洋务大臣也常常回去国外淘来一些“稀罕物”,再趁着慈禧做大寿时候进贡给她,拍着她的马屁。

这一来二去慈禧虽然从未出过国门,也未见识过国外的生活,倒也成为当时大清最“洋气”之人。她拥有了各色的国外订购的钟表,拥有中国引入第一辆小轿车,还坐过火车,甚至还成为第一个喝过啤酒之人。至今这些玩意仍然还保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让人追忆这段历史。

虽然以现代人眼光来看,照相机、小汽车或是火车都不再是什么稀奇的物件,但在当时全中国上下能有几个人见过这些东西啊?更何况对于封建而又迂腐的慈禧来说,第一次使用它们时候还闹出不少笑话。

就比如慈禧的小轿车是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花费万两白银从德国购入,专程拿回来给慈禧从六十岁贺礼的。为此他还给该车专门配备了一个外籍的司机,想着日后慈禧想去哪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坐车而行了。

可没见过世面的慈禧哪里能懂这个铁疙瘩的行驶原理,袁世凯好说歹说劝她上去试试,说坐这个玩意比坐轿子舒服,而且比人力抬可要快多了。

慈禧倒想上车一试,可刚上车让她犯纠结事就出现了:这司机怎么能坐在她老佛爷前面呢?明明自己才是太后,这仆人就该在后面开车,哪里能轮得上他打头阵呢?

这一不高兴慈禧就拒绝坐车,非要他们把小轿车的驾驶室移到后面去才肯坐。一番无理取闹直接让外籍司机都撂了挑子。这下可好袁世凯马屁没拍到,反而惹得慈禧一脸的不高兴。要说他千算万算就是漏算了这慈禧还是封建到家的“老顽固”。

虽说慈禧接受不了这小轿车排位顺序,但她倒也不是所有西洋产物都接受不了。这不当照相机传入我国后,慈禧在女官德林的劝说下倒还愿意尝试一下。

这突然一下子闪光灯的确让她吓了一跳,但当摄影师将洗印出来照片给慈禧过目后终于激发慈禧的兴趣。在这往后慈禧就热衷于拍照,不管是在皇宫后花园,还是在自己住所都可以是自己照片背景,现世流传的慈禧样貌也大都来自她那些照片。

最绝的是慈禧照相还挺有创意的,有的时候他会扮成观音的模样,让自己贴身太监扮成童子照相。这大概就是最早“cosplay”了吧。

初遇电灯不识货,大喊茄子闹笑话

但这还不算啥,慈禧最大的一次笑话还是源于她第一次见到电灯。同样也是一位外籍工程师受邀来到皇宫内向慈禧太后展示他们最新发明的电灯。

当时虽然电力系统还没有大面积被开发利用,但是西洋已经可以用蒸汽机热能原理进行发电了。因此当这位工程师带着他的巨大的发电机入宫的时候立刻引发慈禧的好奇,这样庞然大物究竟能干什么呢?

只见工程师不紧不慢将发电机连接上电灯,紧接着一阵摆弄后电灯内钨丝即可被点亮,四周是被照的亮堂堂的。

大伙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明亮给吓了一跳,尤其是慈禧直接被吓得一愣一愣,可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在电灯被点亮那一刻竟然大喊了一声“茄子”。

慈禧怎么会这个时候喊出“茄子”呢?难道堂堂的老佛爷连电灯和茄子都认不全,把电灯误认为是茄子了吗?

其实倒也不是这么一回事。慈禧这声“茄子”完全是下意识行为,原来身为“资深模特”她看见这灯一样立刻就想起自己拍照时的动作。

旧时照相机都需要一个大型的闪光灯,一旦按下快门的那一刻闪光灯里的镁粉瞬间燃烧,迸发出夺目的亮光。而每当这个时候外籍摄影师都要提醒慈禧要正襟危坐,保持好笑容才能照到最佳的状态。

为此他还一遍一遍不断提醒慈禧要说“CHEESE”这个词,意味着让她微笑。可慈禧哪里懂洋文,她以讹传讹将“CHEESE”误读成“茄子”,所以每次照相时候都喊着“茄子”、“茄子”。久而久之她甚至认为这个会发光的东西就叫做“茄子”。

这下可好,电灯被点亮的瞬间慈禧又以为是在照相直接就喊出“茄子”。而且即便事后她也没觉得自己闹了笑话,还问自己太监李莲英,为何这宫殿里要挂满五颜六色的“茄子”呢?一时间搞得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由此可见啊,一个愚蠢不可怕,没见过世面也不要紧,最可怕是思想的迂腐愚昧和精神的贫瘠。当时大清就犯了这样的错误,长期的闭关锁国让他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愣生生活成傻子。

当国外都在高速发展时,堂堂的中国却在沾沾自喜中走向下坡路。尚在垂帘听政的慈禧都如此的愚昧,把电灯唤做“茄子”,在洋人面前都闹了笑话。可想而知靠这样的人如何能治理好国家呢?

笑话流传百年,讹译成现代必备

后来慈禧这个故事被流传到民间后更是被普通百姓笑话了整整百年之久,念你慈禧霸道逞能了一辈子,结果到头来却是个“二愣子”。连个电灯都不识。

不过,慈禧不识电灯的故事虽然成了一场笑话,但她喊出“茄子”倒是被保留下来变成人们照相时经典的“术语”。

或许是因为发出“茄子”这两个音节时候嘴巴会微微上翘看似好像在微笑状态,所以现在的人们也就依样画葫芦,每逢照相时都仿照慈禧的习惯喊出“茄子”两字。

现在想想,迂腐了一辈子的慈禧,不同外国事的老佛爷能留给后代最现代、最时髦的“产物”也就是只剩这个了吧。

小结:

想必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拍照口头禅居然是慈禧发明的吧。不过慈禧虽然比百姓有更早有机会接触到新鲜事物,也更有机会和外国沟通有无,但始终改变不了她的保守的本质。

没有长远的目光和危机意识的她只是把这些舶来品当成自己玩物,从来没有想过它们背后的存在的意义。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注定慈禧成不了大事,更加成为不了的国家的救世主。果然,最后在她迂腐治国下终究是误了大清,误了中国。连带着她本人都成为时代唾弃的人物。

1
查看完整版本: 慈禧第一次看见灯泡后喊出两字,丑态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