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云出演男一号的电影《功守道》在网上成为大热门,李连杰、*、甄子丹、文章、袁和平、洪金宝等强大的阵容让人对这部20分钟的短片非常期待。
而无论是男一号马云,还是制片人李连杰,都表示拍这部片子的目标只有一个:传播太极文化,让与影片同名的体育项目“功守道”进击奥运会,实现中国自己的项目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示看好,并加油助威。
什么是功守道
功守道是以中国传统武术太极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项全新的运动项目,“如果把推手看作太极的2.0版本,那么功守道就是在推手上再升级的3.0版本。”
提起中国武术走进奥运项目,我们会非常自然地想到跆拳道和柔道。与太极一样,这两种也是东方武学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型,但是显然后两者的传播要比太极成功得多,还进了奥运会。那么,这次马云李连杰的功守道,与以往太极的传播有什么不同,与跆拳道和柔道在全世界的传播过程有哪些相似呢?
第一,组织化的传播
历经长时间的传承,跆拳道在近代开始细化成各种派系,年,为了更好地梳理和规范化跆拳道,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传播需求,韩国成立了专门的跆拳道技术研究与推广部门——国技院,它研究建立的竞技跆拳道体系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另外,国际跆拳道联盟和世界跆拳道联盟也为跆拳道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年,日本柔道科学研究会成立,这个组织集中了一大批医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体育家、柔道家等,为更好地提高柔道的教育传播性而做了大量组织化研究和传习。
显然,中国太极拳也是门派众多,拳路丰富,如果宗派之间“敝帚自珍”,各立门墙,显然是不利于太极拳进行大众化传播的,只能是门派中人“圈地自萌”。
这次马云李连杰不光拍电影《功守道》,让太极形象以最高效率传到世界各地,在近10年前,马云和李连杰就已经在身体力行,进行太极文化的弘扬和传递了。而且借助做企业的方法让太极的传播组织化,年4月,李连杰和马云在北京共同发起创办了太极禅文化公司,创立了“云手”、“云手Fit”等训练体系,让太极拳更加符合现代都市人的接受习惯。
第二,关键传播者的带动作用
年5月,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在韩国首都汉城成立世界跆拳道联盟,并任命金云龙为主席。金云龙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后,为跆拳道入围年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柔道方面,现代柔道的创始人、人称“柔道之父”的嘉纳治五郎,在19世纪80年代在下谷稻荷町永昌寺内创建了“讲道馆”,普及现代柔道。
我国太极拳众多的门派各自有着自身的传承,都有着自身的传人,但也需要有一个类似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的“现代化先驱”或“集大成者”这样的人物,来将太极拳的传承突破一门一派的局限。
同时,除了这些门派中人,也需要一些有着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利用自身感召力,身体力行地进行太极文化的传递,这方面,李连杰、马云这样在商业、电影、公益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无疑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化繁为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太极文化经过长久的发展,结合了易学的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有着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等博大精深的旨趣内涵。而且,除了太极养生理论,仅实操就有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等繁复的体系。
然而,高难度的技术只适合专业人士,对大多数爱好者来说,太极的门槛还是太高了。
跆拳道和柔道就曾为了更适于传播而进行了技术限制,针对大众普及进行了专门的改造,从而变得简单易学、易于推广。比如,柔道本身是踢、打、摔、拿俱全的格斗技术,但为了适应奥运规则,竞技柔道仅保留了摔法,套路也朝着更具观赏性和易于判别的方向进行了改革。功守道,正是对太极的创造性发展,把古老的武术变成现代的体育竞技项目,便于更多人参与进来。
总之,只有出现了有社会号召力的公众人物亲自推动,并借助组织化团体的集群效应,同时,针对普通爱好者的需求进行技术改造,太极文化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而这次李连杰联手马云打造的这部《功守道》,*、甄子丹、邹市明、托尼·贾等重磅明星加盟,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担任武术指导,对全民的影响力不可估量。而且马云还决定把片子放到堪比春晚的双11晚会上播出,可见推广太极文化的决心之大,对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参与太极文化的传习,必将有着重大的助力作用。如此看来,功守道这次进击奥运胜算很大!
李连杰说功守道冲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