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郭沫若有首诗,宛如儿童呓语,读来十分拗口 [复制链接]

1#

引言

清代赵翼在《论诗五首》中说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古体诗发展陷入瓶颈,陈词滥调和无病而呻越来越多时,中国新诗应运而生,借着新文化运动的东风走上了台前。在这其中有着突出地位的诗人,便是胡适与郭沫若。

在中国新诗的诗坛上,郭沫若绝对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作为现代文学大家之一,他与胡适二人并称为新诗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清光绪十八年(公元年),郭沫若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14岁时进入新式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来自西方的新思想;年他留学日本,同鲁迅先生一样先学习医学,后弃医从文。

▲郭沫若照片

01

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在日本发起了救国团体——夏社,并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创作了大量新式诗歌,如《凤凰涅槃》等。年,郭沫若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女神》被称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此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他的诗作之间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在大开大合的想象中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年3月15日,他与郁达夫等人合办了被称为新文学运动史上“双子星”之一的《创造》季刊。

《创造》季刊虽然只出版了两年,但对日据时期台湾的新诗创作造成了巨大影响。年时,他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随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并加入我党。起义失败后,郭沫若被迫流亡日本,在日本期间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开创了中国的唯物史观派。

▲郭沫若在日本的照片

02

郭沫若是近代史上难得的全才。他不仅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还是甲骨文研究方面的大家,编有《甲骨文合集》,为甲骨文破译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他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历任中科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职。而在他本职工作——文学方面,郭沫若也在诗歌、话剧、散文等多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郭沫若的作品表现出了典型的大众形式与经营创作、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特点,多首作品还曾被选入课本中。例如最有名的一首《天狗》。

▲郭沫若蜡像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天狗》作为郭沫若《女神》中的名篇。全文多用感叹语气,非常多重复的“我飞跑”三个字,读起来称不上琅琅上口,甚至有些拗口;其中又引入了X光线等新词,以及“energy”等英语单词。并且没有逻辑,读起来有些像儿童的疯言疯语。那么它为何能获得诸多专家的盛赞呢?

▲郭沫若《女神》书影

03

这主要与诗歌的社会背景有关。“天狗”最为我们熟悉的是“天狗吃月亮”的故事,而郭沫若塑造的“天狗”更像是一种要吞吃掉旧社会所有落后思想的象征,它表达了对自由和解放的强烈象征,是五四运动之后一代有志青年心中的共同所愿。

其中一些新潮词汇,是当时普遍崇尚科学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思想的一次碰撞。这个“天狗”,是接受过中西思想的每一个当代青年,可以是郭沫若本人,也可以是胡适、闻一多,甚至所有人。

▲天狗画像

《天狗》的另一个意义是它算是中国新诗的开山之作之一。显然,对于一个领域的“第一”,它虽然仍显粗糙,却足以开创这一流派,影响后世的一大群人。

郭沫若和胡适之后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新诗作家,如开创小诗一派的冰心;散文大家朱自清等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本新诗刊物《诗》;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等人相继涌出,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为国家和民族摇旗呐喊;建国后新诗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多表现为对战乱后新生活的歌颂与渴望。新诗发展不过短短百年历史,却在近代文坛上留下了极为灿烂的一笔。

▲郭沫若晚年照片

结语

白居易在《放言》中曾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新事物在初生的时候必然不可能是完美的。显然,打破了旧体诗垄断的新诗如今已经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对于郭沫若、胡适等人的新诗作品而言,与其从文学的角度评价,更应敬佩他们敢于打破旧俗的勇气。

参考资料:

《论诗五首》

《放言》

《天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